业余影室的灯光不足怎么办?
—— 谈谈摄影的辅助工具 


Joeboor    2003年1月14日


注:本文所用的图片都是我自己拍摄的,可能有某些不足之处,欢迎各位指教。谢绝转载

前言

最近坛子里面有刮起了一阵毒风,很多泡菜都纷纷开始添购影室灯。众所周知,有钱的泡菜还是少数,大部分仍是穷的叮当的死命发烧友。一盏影室灯,哪怕国产的,配齐配件也得上千元,但是灯少了,很多人就觉得不好玩了。有时候,单纯的增加灯的数量,并不一定能够满足你的需求,套句一个职业摄影师的话“谁嫌自己的灯多啊”。

在影室摄影中,有很多办法来进行多光源摄影,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板子。

板子不一定非得是反光板,种类和用途很多。不一定要买,有时候也可以自己制作的。

按照用途来分,板子可以分为柔光、限光、反光、吸光等几类,柔光板顾名思义,就是柔化光线用的,限光板主要是用来做遮挡,限制光域用的,反光板大家见的最多,是用来做补光用的,但不能拘泥于一格,有时候反光板也可以用作主光源,吸光板主要是用来吸收不良的反射光,使得光线更加的纯净。

板子的材料也有很多,有塑料的、米博罗的、木板、纸板、单张纸、铝箔、金属板或者常用的美工板材等等,都可以用来做辅助工具。这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资金实力来选择了。

反光板

首先我们就来说说灯光不足的情况下用途最多的反光板。

反光板,咳咳---,大家可能接触最多的就是那种圆圆的,可以折叠的、金银两面,一打开,嘭的一声,显得特专业的布面反光板。估计坛子里面的大虾们,差不多人手一块。什么?你没有,怎么可能,没有反光板还叫什么色狼。赶快赶快,购进一块。

这种反光板属于便携式的,反光材料的反光率比较高,光线强度大,光质适中,属于稍硬的那种。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是金银两面,或者金白两面的,现在推出了一种一块板子可以当五种用的,就是在一块柔光板上面穿上一层反光面料的衣服,不过这个价格就贵了。而且使用上不如单层的方便轻巧,建议一般的色友还是不要购买。那么反光板要多大的呢?现在好像有直径1米的,这种最合适。太大了,携带和使用都不方便,太小了,反光能力太弱,不好用。价格嘛,也就几十元,我的是60元,估计现在还能便宜,就看大家的侃价能力了。

另外用的最多的还有米博罗的,也就是泡沫塑料。这种反光板的光质柔和,重量轻,最主要价格便宜,2米长的一块也只要少少银子。拍电影的可都用啊,这是真正的专业的东西。

还有一种就是贴了铝箔的反光板,有麻面和光面的两种,麻面的铝箔经过了揉搓,光线比较柔和,光面的就是整张铝箔,贴在板子上,跟镜子一样。

这是比较常见的,另外还有就是不太常见的,说白了就是很多摄影师自己制作的,各种材料的都有,完完全全的DIY。

这个是比较有意思的。没有一定的规矩可循,只要是能够反光的,而且能够满足你对于光线的需求的材料,都可以用。你比如说,纸这种东西。颜色丰富,表面的纹理多种多样,你可用不同的纸张,做成不同的反光板使用。这在很多的广告摄影师当中,是相当流行的。如果你要拍一个mm,坐在桌前,只有一盏灯,侧光,结果脸的下部就比较暗,拍出来肯定要挨mm的拳头,怎么办?很简单,在桌子上铺一张报纸,或打开一本开本比较大的书,补过来的光线就足够了,注意,千万不要用彩色纸,否则mm的脸上五颜六色,你的头上肯定要起很多包。还有木板,可能大家觉得木板似乎不能用作反光板,但你要用一个光质比较柔和,强度稍微强一点的略带点暖调的光怎么办?当然就是刨光的木板最合适了。呵呵,聪明的同学,马上就应该想到----纸板,就是那种包装箱的纸板,当然也可以用了,反光强度不够?好办,在表面贴它一层透明的胶带,多好,废物利用。记得有个老外摄影师发明了一套摄影系统,据说还有专利。你猜他用的是什么东西?猜不到,不要紧,今天就对不起他了,也盗版一次。说白了一文不值,就是那种有机玻璃板之类的东西,好像就铝俗板,跟面镜子似的。他把板子裁成不同的规格,加上支架,就拥有了一整套的灯具,虽然他只用单灯,但他实际的布光效果,跟用多灯是一样的。此外的材料还有很多,比如美工板啊,旧报纸啊,只有想不到的,没有用不到的,呵呵,这充分证明了那句话,重要的是镜头后面的那个脑袋。

反光板的种类咋们已经介绍了很多,说归说,最重要的是应用,用好反光板才能物有所值,才能体现咋们的聪明才智,才能显出镜头后面那个脑袋的重要性。

首先推荐大家一个好东东,什么呢?就是反光板挂杆。这可是一个十分有用的东东。他是一个三节的套管,跟那个三脚架的腿差不多,只是细了很多,长了很多。在最顶头和最下面一节,分别有一个小夹子,正好可以夹住我们那种布面反光板的钢条,而且三节套管可以自由伸缩,依据反光板的尺寸不同调节长度。这个杆子可以接在灯架上,这样,当你把反光板挂上去的时候,你就拥有了一展灯。一套包含挂杆和灯架,也就200多元,比买灯可便宜多了。而且,外拍mm的时候,可是大有用处啊。

反光板那么多样子,我推荐大家还是买这种折叠的比较好,用得住,而且不贵,配合那套夹子,完全可以抵一盏灯用。

用这种反光板,我推荐大家用银色的那面,这样容易跟主光源保持色温一致。而且,反光强度比较大,光损失小。

有人说,反光板反射以后,光衰减比较大。不错,这是一个问题,但问题是有对策的。怎么办?嘻嘻,简单,把你的主光源拉远。根据平方反比定律,反光板跟主体的距离,远远小于主体跟主光源的距离,这样,光比就下来了。一般形成1:5左右的光比不成问题。股如果你的灯的功率够大,形成1:3的光比也是可以的。这也证明买大功率的灯,比买小功率的灯有用了。

如果您拍静物,恭喜你,你的选择范围更大。记得上次我们说的那个专利产品吗?呵呵,对了,镜面,每一面镜面就是一个光源,镜子的反射率达于80%,因此是个非常有用的补光工具。比如你采用逆光拍摄一个物体,而你想对暗部补光,但暗部比较多,分布凌乱,大小不一,用灯的话,光源的照射范围十分的难以控制。用反光板的话,光强不够。这时你就可以用到镜子了,你使用玻璃镜子、铝塑板、不锈钢镜面、铝箔都可以,面积根据你的需要裁减,或者贴黑色纸覆盖。把你想要的光线,反射到你需要的地方,看,我们最多的时候可以用到10多个小镜子补光,如果买灯,我们的钱包恐怕就承受不起了。

如果你经常拍摄人像,而且你的房子够大,建议你买米博罗的板子。这种板子的反光率稍微低一些,但光质更柔和,透亮。拍MM,给暗部补光十分的理想。

<next page>

一个典型的应用。左前面是反光板,右面是500ws的闪光灯,光圈22,速度1/60秒,乐凯100黑白胶卷。光比1:2。

在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,我用了一盏单灯,侧光,45度灯角位。前面加了扩散屏,距离大概1.5米左右。左前面加了一块大的金银双色反光板,银面,就用的上面说的那种架子,距离主体30-50厘米。

现在看第二张图,用的同样是单灯,反光板是自制的反光板。怎么做的?呵呵,就是微波炉烤东西用的那种铝箔,超市里面就有的卖。贴在包装箱纸板上面。就这么简单啊。

<next page>

下面讲讲拍mm,很多时候大家都为器材不足而烦恼,比如拍MM的长条灯箱怎么办?买是买不起的,只能想办法代替。

下面这张图,用了两块2米的米博罗板子。上下各一盏灯,形成反射光,光效如果长条灯箱一样。

布光图

 Maxxum:Joeboor,非常有趣的题目。你介绍的方法也非常实用。拍摄下面那张人像的片子用了三盏灯,已经算是够奢侈的了。是否可以给出一个方法,只用一盏灯然后加上反光板,看看其效果会是怎样? 

Joeboor:一盏灯加反光板的布光方法有些复杂,首先要求灯的功率要大。

我这里有一个自然光下的,只要把房子改成黑色的遮挡板就会出来差不多的效果。

注意的是灯光的距离要远远大于反光板到主体的距离,同时利用遮挡,减少杂光。

灯的功率肯定是不能小的,基本上用标准反光罩加上1000ws的灯可以做到这一点。不过问题还有,对于影室的面积要求似乎大了一点,估计不是太适用。

<next page>

单灯人像的方法有很多,只要注意灯到人的距离远远大于板到人的距离,就能够得到较小的光比。

布光图

找到了一个单灯人像,不过布光有些缺陷,给大家看看效果吧。

布光图

Maxxum:Joeboor,你这两张人像片子都很有“味道”,值得学习和借鉴。

对于国内拍摄人像的风格,我观察了很长时间。我发现99%的摄影作品都是采用所谓的“大平光”。也就是说用两盏灯或者三盏灯正对着主体,左边放一盏灯,右边放一盏灯,最后在正下方(或许正上方)放一盏灯。更不可思议的是:在曝光时有意将EV值增加一档。

不知道是因为所有的“教材”都是这么写的,还是因为大家都喜欢这种方法拍出的片子。我总是无法接受通过这种方法拍出的片子。相反,你这两张片子就显得更加自然和谐调,看上去就更加舒服一些。

Joeboor:你看到的片子大部分是影楼的产品,现在很多的摄影培训班都是培训影楼摄影师的,别的光不用,就这一个光掌握了就可以混饭吃。原因很简单,这样拍出来的皮肤最细腻白皙。我是个玩家,不靠这个吃饭,喜欢广告摄影,所以拍摄的路数就不太一样。

这两个布光基本上都是时装的拍法,人脸比较暗淡,服装比较突出。也是比较老套的布光方法,现在有很多的摄影师有许多新奇的拍摄方法,不过太复杂,设备也很贵重。比如前不久我看到了一副广告作品,动用了20多盏灯,全部是3500k1000w的电影灯,结果这个哥们用cc滤镜,将整个色调变成了黑白。国内的摄影师估计还没有这样的手笔。

反光板的使用基本上就先讲这么多,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到中需要认真的动脑子,进行思考,才会发挥反光板的最大作用。如果用的好,完全可以抵得上一盏灯了。

<next page>

限光板

再上一张mm,这张图里面用了一个新的板子,限光板,这在下来我们会讨论到。

下面我们说说限光板,大家可能都看了前面的那个mm的布光图。可能对那两个黑色的限光板感到比较奇怪。限光板,就是用来限制光域的,使得各个灯的效果更加明显,减少相互间的干扰。大家在实际的拍摄中可能都会遇到逆光的时候灯光进入镜头,两盏灯的光域交混,而不符合我们的实际构想,或者想要控制光源的方向,却发现光域太宽,无法控制——这个时候就要用到限光板了。

限光板——专业摄影师的绝招,可能大家都很羡慕那些光线干净漂亮的作品,你只要用好了这个东西,呵呵,你也能做到。

普通的限光板就是黑色的反光板,这个玩艺实在是个好东西,既可以用作吸光板(后面会讲到),也可以用作限光板。包括蒙上黑色天鹅绒的米博罗,黑色的卡纸,黑色的美工板——只要是黑色的板子,都能够用得到。

最经常的用法就是用来阻挡射向镜头的光芒,比如前面的图中的个板子,作用之一就是为了灯光照射到镜头。这个比遮光罩要灵活多了,而且变化多端,价格便宜。

还有的用法就是区分光域,看右边的板子,就是为了防止照射到头发上的光线照射到脸上而作的限光。这样,脸下面的反光就能够均匀的照在模特的脸上,而不会因为光域交混而产生明亮的光斑。

下面给大家体格建议,买几张黑色的卡纸,对开的大小就行。什么,要花钱舍不得,废话,不花钱怎么叫玩摄影,你回去好好的想想,你的照相机谁送的,他肯定特恨你,难道你不知道“想一个男人破产”的名言吗?

我们来讲讲这张纸怎么用!

第一种用法,依据你的主体的轮廓,扣洞(呵呵,刚买的就让我给你毁了),然后把他放在你的主体的后面,紧一点,然后用逆光照射,看看出了什么事情?你的主体有了一个美丽的轮廓!!

第二种用法,卷成一个桶,正好能够把你的灯头罩进去,干什么?这就是最典型的点光源阿,多么美丽的光斑阿,你用什么聚光桶、束光桶造出来的还不一定有这个漂亮!怎么样,5元钱干了几百元的事情。

第三种用法,把你的黑纸挂在一个杆子上,就是上回你买的夹反光板的那个,然后用你的美工刀,刷刷,随便划几道,哇噻,破了————又破坏一张。别急别急,把它挂在你的背景和背景灯中间,你就有了一个斑驳的背景,多好,你用别的办法可弄不出来。

第四种用法,把你的黑纸裁成长条,30-40公分宽,长度不限,然后把它粘在你的柔光箱的四周,露出20公分多些,这样你就有了一个加了档片的柔光箱了,光线的方向性更加明显,坚决改正了柔光箱的光线四处乱射的毛病。

第五种用法,你自己想想你还有什么需要限制光域的事情,想要光线的方向更加明显,更加干净,自己动手,做吧。

给大家讲个故事,有个摄影师,想要拍摄一张照片,要突出mm的胸部,他没有别的闪光灯,只有一个机顶灯,怎么办?

呵呵,他就用到了我们上面提到的武器----黑纸,他做了一个长1米多的纸桶,一直伸到mm的胸部前面不远,这样它就有了一个模糊的,漂亮的光线,多好,只用5元钱就赚了5000美元。

<next page>

吸光板

上次我们说了限光板,这次我们就说说吸光板。咳咳,这吸光板嘛,十分简单,就是减少环境引起的漫反射,让暗部的光线更干净。

这吸光板的材料很多,最常见的就是黑色天鹅绒,反光率只有2%,够黑吧,什么光线打在上面绝对跑不了,肯定被吸收的干干净净。还有就是黑色卡纸、黑板子,反正只要是黑色的,都能够用作吸光板。

不过有些特殊的状况下,吸光板的作用就不仅仅是吸光那么简单了,他还能够锐化轮廓。比如大家拍摄静物,黑色的边不是十分好勾勒的,但你如果用吸光板,那就容易的多了。

闲话少说,看图说话。

第一幅,这个又是个GG,可能没有MM吸引人,不过我觉得这GG非常有味道,大家先耐心看。

大家可以看到,这张照片左面用了一面吸光板。模特GG的暗部光线是非常干净的。

大家的业余影室面积一般都不大,而且墙面大部分都是白色的,这样你在拍摄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环境的漫反射对你的布光的影响。

使用吸光板就能够很好的控制环境的漫反射,起到净化光线的作用。

上次我们讲了吸光板,那么我们看看同一种布光,拍MM和GG有什么不同。

先看GG的效果

 

然后看MM

说明:mm的衣服不对路,应该有袖子的。

从图片中可以看出,吸光板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,这里的mm的胳膊就形成了一个非常硬的色调过渡。这在拍摄一些反叛风格的作品的时候非常有用。

<next page>

柔光板

讲了吸光板,下来再讲讲柔光板,其实柔光板正确的说不属于一种特定的板子,而是技术的范畴。因为他和前面所讲的反光板有一些是重复的。

柔光设备通常有两种,一种是透射性的,一种是反射性的。

我们最常见的透射性柔光设备就是柔光箱,估计大家买灯的时候都会配上一两个。柔光箱的特点就是光线比较均匀、亮度大,光线的方向性明显,属于强软光。这在摄影中是应用最多的一种光。

柔光箱的规格比较多,有长方形的、八角的.....,大家有时间可以到5颗松看看,不一定要买什么东西,看看灯光的附件,了解一下最新的信息,还是不错的。
另外一种就是柔光板,就是一个框子,中间绷着一层柔光布,这个板子可大可小,样子多种多样,可以是一个把整个主体都包裹起来的亮棚,也可以是加在灯上的一个小小的柔光片。

大家看大师拍摄图片,经常使用柔光板。大型的投射性柔光设备,可以当作背景使用,在迪派的网站上有着方面的介绍,可以看看(高调人像)。

这种柔光板可以在阳光下拍MM,非常有用,下面上张图。

645相机 150/3.5镜头

在这张图中,模特的正上方加了一块柔光板,可以看到均匀的投撒到模特身上的光线,模特面部的光线是由反光板正面给的,在背景选择上比较失败,应该选择阴影作为背景,这样比较突出。

这张图片的布光跟前面的那张西红柿是一样的,大家可以仔细观察西红柿表面的高光部分,多么的漂亮。你用柔光箱是制作不出来的,这就是柔光板的效果,大面积的柔光板会造成十分漂亮的、均匀的光线,加上适当的反光勾勒,就会出现美妙的光线效果。

反射式的柔光工具有反光伞、反光板等等,反光板前面已经讲过了,我们只简单的说说反光伞。

反光伞实际上也有透射的,也有透射加反射的,大家可以到5颗松的金鹰灯那里看看,就会见识到多种不同的反光伞。

柔光箱就可以看成一个巨大的反光伞,但跟反光伞箱还是不一样,反光伞箱的灯头是向后的,光线经过反射后,再通过柔光布进行柔化,光线更加的柔。灯箱的灯头是向前的,灯光经过汇聚,然后通过柔光布进行柔化。

反光伞在人像的拍摄中应用比较多,控制也比较好控制,Maxxum的贴子里面已经讲了,我就不罗嗦了。

关于反光板柔光,大家看看以前讲的反光板部分,结合柔光,仔细想一想就能够领会了。

在前面那两个室外人像,都是反光板作为主光,在这里我希望传达给大家一个光线的基本思路,就是------控制和改变。光线是死的,人是活的,摄影最重要的不是相机,而是相机后面的脑袋。

祝愿大家在自己的影室中越拍越好,重要的是玩的高兴。

<next page>

赵老师:请问雷达罩多做什么用?

Joeboor:雷达罩这个概念太模糊了,是指的那个标准灯罩上用的风巢挡板吗?

这个蜂巢罩子,光线经过蜂巢过滤以后,方向性变得极为明显,光域中心向边缘的衰减过渡也比较自然,这样的光线适合用作修饰光,能够对特定的部位进行光描写。

光线比较硬,一般不用作主光。同时装上蜂巢以后,光的衰减比较大,因此大功率的灯是必不可少的。

蜂巢罩也有很多种,比如束光筒上也有,另外还有用在灯箱上面的,孔眼的尺寸也不尽一样,一般有大中小三种号码的。这些蜂巢的作用就是滤去各个方向的散射光,让光线变成直射光,光域边缘比较柔和,没有很硬的边缘。

赵老师:谢谢!我说的是那种直径很大,扁的,中心有小棍支着圆挡板,不露灯管的,像卫星信号接收器的灯罩。

Joeboor:hehe,原来管那个叫雷达罩。那个真正的名字叫广角反光罩。

反光罩跟镜头一样,也有窄角、标准、广角之分,主要是光域的覆盖角度不一样。可以根据你的拍摄需要选择合适的反光罩。确切的讲叫泛光罩。

窄角的一般用在伞灯上,这样不会损失太多光线,同时对于轮廓补光也能更有效的控制。

一般的灯上配的都是标准60度灯罩,这个范围的灯罩光域适中,光量损失也比较小。

广角灯罩因为角度大,所以中心必须加一个小的反光罩,保证光线的均匀,这跟座机的广角镜头的中心灰滤镜的作用是一样的。

广角灯罩由于光域大,所以经常用作柔光屏后面的主光源,这样能够照亮整个的柔光屏。还可以用作大面积的环境光,光线均匀,明亮,硬度大,模拟日光的效果比较好。

泛光罩国内的很多厂家做的都是镜面的,这很不好,说白了就是蒙事。镜面的反光罩光线就非常的硬了,跟手电筒一样。而泛光罩出来的光线应该是均匀的,稍硬的光,灯罩里面的涂层应该是磨沙的,这样才能柔化光线。而不良厂商为了提高灯的指数,所以用镜面的,这是非常不好的。国内的厂家我见过的好像只有金鹰的灯罩是比较合适的,但也没有窄角的灯罩。估计国内很多摄影师根本不考虑这些细节,所以厂家也就没有生产。

DCFAN:Joeboor的文章非常好,是个“少花钱,多办事,效果好”的方案!希望能把各种反光板、柔光板和吸光板的实物照片贴上来给大家观摩参考一下,这样对用材、尺寸和装配方法就有个直观的认识了。

Joeboor:转载一幅图片,来自迪派网

日光下的高调人像拍摄现场,大家请注意他的柔光板和反光板

(出于版权方面的考虑,此处图片略——《色影无忌》编辑)

我说的各种板子基本上都是常用的,在器材城和美术用品店都能够买到。

自己制作也是可以的,但选什么材料和制成多大尺寸的,那就看你的实际需要了,尺寸跟被摄体的尺寸有着紧密关系,也跟你的用光企图有密切关系。没有办法说得很清楚,因为每次的拍摄都不相同。

你可以随手利用你身边的任何东西,只要它具备反光、柔光或吸光的特性,这样才能真正的省钱,还能培养摄影的情趣。

最近到摄影器材城逛了逛,发现了两样好东西,一个是那种黑纱柔光屏,可以装在杆子上,十分方便的柔化直射光,那家店的老板说,老谋子都到她那里买。价格200多。

还有就是楼下贴的那个大的柔光屏,是那种五色的反光板,跟穿衣服似的,外面的那层正反都可以用,分别为黑白金银四色,最里面的芯是个超大柔光屏,大概有90*180的样子,用来拍人像特别好。分香港和国产的两种,价格700多到300多。

喜欢拍户外人像的,不妨去看看。最近摄影器材城的东西越来越多,相反相机却少了很多。

DCFAN:另外希望组织些那种便携式塑料吹气柔光罩来供应网友,许多人的闪灯没有柔光板的,光线太硬了。

Gingko:DCFAN,你说的那个闪灯柔光板,可以弄一个或两个富士胶卷合,想办法弄前面蒙事,也比直接用闪光灯好。

DCFAN:你说的办法不错,我也考虑过,不过我的闪灯灯头比较大,一个胶卷盒盖不住哩。上次看到摄材商场有个吹气柔光罩卖,开价40元,我还嫌贵,老板娘问:那你说多少钱才买?我说商场里一件摩托车雨衣才卖几块钱,把老板娘气的不打一处来。。。

再次希望Joeboor把各种柔光板、反光板和吸光板的尺寸、设计、用料等“技术专利”公诸同好,要不就多做点以合理价格供应网友吧!

Joeboor:DCFAN,你说的那个柔光罩我也想买的,没有买到。灯头大,可以用几个胶卷盒子,剪切开,弄成合适的形状,用烙铁焊好,用的时候就扣上,不用的时候就取下来。

这样虽然能柔光些,但感觉还是不如把灯头改变方向,打到反光板上再照明效果好。

闪灯柔光罩最好解决了,你用硫酸纸糊一个盒子,或者干脆用一条,只要能够挡住灯头的发光面积就可以,两头粘在闪光灯上,纸条中间是弯的,离灯头大概3公分以上,这样的柔光是不错的。一条不够用双层。

一张硫酸纸大概不到10元,可以裁成几十条。